計量泵的控制方式
計量泵是一種專門用于計量和輸送液體的泵。大多數計量泵采用柱塞泵、隔膜泵(見往復泵)和齒輪泵的結構,因為它們可以獨立于排放壓力保持恒定流量。計量泵泵出的流體體積決定了其計量能力。在一定的有效膜片面積下,計量泵輸出流體的體積流量與沖程長度L和沖程頻率F:V∝A*F*L成正比。在確定計量介質和工作壓力的情況下,
計量泵可以通過調節沖程長度L和沖程頻率F來實現計量泵輸出的二維調節。雖然沖程長度和頻率都可以作為調節變量,但在工程應用中計量泵一般將沖程長度視為粗調變量,沖程頻率是微調變量:將沖程長度調節到一定值,然后通過改變其頻率來實現微調,以增加調節靈活性。
在相對簡單的應用中,也可以手動設置沖程長度,并且僅將沖程頻率作為調節變量,從而簡化系統配置。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將向您介紹計量泵的幾種不同控制方法。
計量泵基本控制模式
在ph值調節等特殊場合,計量泵在調節器的控制下作為執行機構添加酸或堿。為了簡化系統配置,提高可靠性,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嵌入式控制系統直接集成到計量泵中,因此只需外部連接一個酸堿度傳感器,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調節系統。堿式智能計量泵的概念也適用于控制其他工藝參數,如氧化還原電位(ORP)和余氯濃度調節等應用。
計量泵設置為程控模式。
由于微處理計算機的集成,部分計量泵產品的調節和運行性能得到了全面提高。除了根據外部控制指令實現實時計量流量調節外,還具有定量添加、時間序列觸發程序添加、事件序列觸發程序添加、時間-事件混合觸發程序添加和自動校正等多種工作模式,可以提供泵送流體總量、剩余沖程數和待輸送流體量、設定沖程長度等相關計量泵工作參數等有用信息。時序觸發程序運行模式使計量泵完全根據實時時鐘,根據預先計劃好的任務列表,根據設定的沖程數或指定時間定量添加工作介質,時間可以靈活設置為小時、日、工作日、公休、一周、兩周周期;然而,事件序列觸發程序操作模式使得計量泵能夠完全根據實時觸發事件,根據預先計劃的任務列表,根據設定的沖程數或特定事件發生的時間(接觸輸入)定量添加工作介質。
現場總線的現場總線控制模式
計量泵已成為石化工業等大規模、高度自動化應用的發展主流,利用數字通信協議在自動化設備之間進行高速數據傳輸,進而形成大容量、高可靠性的網絡控制系統。繼90年代初被納入德國DIN標準后,ProFibus在90年代末成為歐洲標準(EN50170),并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采用,成為現場總線技術中的代表性協議之一。
計量泵可完成輸送、計量和調節三大功能,簡化了生產過程,實現了自動化和半自動化,提高了產品質量。使用多個鋼瓶或計量泵,也可以將幾種介質按照精確的比例送入反應器進行混合。計量泵的研發已經超越了傳統對容量和材料的追求,轉向高精度、多功能和智能化的發展方向。這一趨勢已成為世界主要計量泵制造商的共識。
上一條: 化工泵的密封形式有哪些?
下一條: 不銹鋼磁力泵“生銹”的原因